意外/医疗
未雨绸缪,全心守护
老年人,是中国庞大养生队伍中的主力,健康的饮食是养生保健必不可少的,但是有一些老年人对“吃”还存在不少的误解,这样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得不那么健康。
那么老年人的饮食都存在哪些误区?
误区一:只吃粗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增加全谷物摄入,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可减少体重增加的风险,增加全谷物和燕麦摄入具有改善血脂异常的作用(1)。
多吃粗粮对身体健康有益,但一些老年人一日三餐只吃粗粮,结果经常腹胀反酸,甚至营养不良,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推荐老年人群每天吃150克左右的粗粮。考虑到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建议将全谷物磨成粉食用。或者在做主食时混入粗粮,如煮米饭时加点小米、糙米、黑米等,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麦,磨豆浆时加一把紫米等。
误区二:油盐不进降压降脂
长期摄入过多食盐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食用油吃得过量,也容易造成血脂升高。但是盐和油并不是健康的敌人,适当食用不会有损健康,很多老年人因噎废食,不吃油盐反倒有害。
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盐,才可以维护体内物质平衡。钠盐摄入不足,会使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去平衡,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内,从而产生程度不等的脑水肿,轻者出现意识障碍,严重的会导致心率加速、厌食、恶心等问题(2)。食用油也是必需品,完全不摄入食用油,可能导致一些营养素的缺乏。
老年朋友要学会正确地控油和减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间。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钙片。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奶制品、小白菜、豆腐干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适量运动,减少骨质流失。
误区四:多吃补药能长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家庭消费得起人参、灵芝、鹿茸等高档滋补品,一些老人将它们视为延年益寿的法宝,大量食用。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弱,适当进补可减缓生理功能下降,推迟衰老进程。但进补要视身体情况而定,不分体质和症状的乱补,可能导致其他疾病,适得其反。一般来说,平衡的膳食足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不需额外进补。即使进补,也建议在营养师和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强化品。
老年人在养生方面有更多要求,但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每一个老年人还是要科学饮食,避免陷入误区。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营养学会,2016年
2. 《低盐饮食真的越低越好吗》,张昕,《现代妇女》,2017年第12期,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