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医疗
未雨绸缪,全心守护
春节将至,许多人踏上回家的路。可有的朋友,一想到回家就头皮发麻,心里发怵。为什么?因为害怕家人亲戚催婚。
“你什么时候带TA回家让爸爸妈妈看看呀?”
“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这个年纪就该做这个年纪该做的事情!”
“不小啦,是时候找对象结婚生子了!”
每一个这样的小小炸弹无时无刻不在轰炸着年轻一代,回家本来是件开心的事情,但是因为“被催婚”,都不同程度患上了“春节焦虑症”。
被催婚的年轻一代都知道其中的压力,但是不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都难以撼动“结婚生子”在长辈心中的地位。长辈为什么一定要我们结婚,长辈到底在担心什么?
1. 担心你无法过好单身生活
有一句话:无论你多大,你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个孩子。他们一会儿担心你钱不够花,一会儿担心你生病没人照顾,甚至担心你家务不会做、马桶不会通、灯泡不会修……另一方面,就算年轻时还能享受单身的快活,而当朋友们逐渐结婚生子,人家都享受天伦之乐去了,那时还会愿意与你时常来往吗?
从集体经济走过来的长辈们,大多数不能想象人类脱离群居后的生活。对未知领域的恐惧,直接导致了他们认为“不组成家庭=无法存活”。只有加入婚姻这个小群体,才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安全感和归属感。
2. 没有孩子,担心你的老年生活
就目前来说,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中国老一辈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他们难以想象,没有孩子,年迈病重时谁照顾?会不会被社会落下了?太多不确定因素,让长辈们心生忧虑。他们害怕将来孤身一人的你,会后悔。
3. 担心他人的舆论
在以结婚为主流的社会观念中,哪家的女儿大龄未嫁,会被嘲笑“嫁不出去”,甚至上升到没有魅力、性格有问题;儿子不娶,则被质疑没能力、没责任心、自私等。各种各样的猜测,统统指向一个结果:不结婚,就是不正常。
可惜的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不畏人言,尤其是我们的长辈。对习惯了群居的人来说,他们不仅生活上难以离开集体的力量,精神上更无法摆脱外界的影响。
过年过节,每当跟七大姑八大姨聚在一块,其他人也会给你父母施加压力,传递焦虑。这时候,你父母开始会陷入思考:是不是真的管你管得太少了,看来有些事情还是得替你做做主……
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我们发现,也有越来越多开明的父母,已经越来越不急着把自己的儿女赶上结婚的列车了。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明白,孩子如果不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开心而结婚,如果婚姻不能给孩子额外的幸福,反而给孩子带来额外的风险,那实在没必要结婚。
况且结婚已经不足以成为一个人的人生命题,如果孩子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愿意付出努力去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用丰富的人生阅历来富足自己的精神,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仔细想想,一个觉得婚姻是可以催出来的人,这样的婚姻会过得好吗?
聪明的父母,应该停止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相反,而是应该告诉孩子,可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与感情。应该懂得引导与教会孩子,如何以一种成熟的姿态对待生活,对待周遭的人与事,去慢慢感知与体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去爱更值得爱的自己和他人。
面对催婚问题,年轻一代也应该学会理解长辈的关爱。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好,在适当的周旋中不要失去自己对幸福的判断和把握。
同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大多数人今后都要度过20至30年,甚至更长年限的退休养老生活。因此在单身时期,在经济较宽裕的阶段,建议单身一族做好养老规划。选择合适的养老储备工具,预先为下半辈子养老做好经济上的准备。今后无论是否走进婚姻的殿堂,自己的退休生活会得到应有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