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医疗
未雨绸缪,全心守护
假期过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转眼间,上班的时候又到了。职场人们又回到了办公室:工作群里开始有新的通知,老板开始派下新任务……虽然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发“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之类的话,但生无可恋的脸上分明写着:不想上班。
甚至不少人精神仍处于松散、慵懒的状态之中,不想工作或办事效率低。还有少部分人感觉精神疲倦、心情烦躁,甚至出现焦虑忧郁、睡眠紊乱和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肠胃不适等各种心理和生理表现。这些表现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症”。(1)
“节后综合症”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负面情绪。人由放松休闲进入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出现心理落差及身体不适是正常反应。那么,如何摆脱“节后综合症”, 这些小贴士助你尽快“满血复活”!
调整生物钟
长假期间,往往完全打乱了以往的作息时间。节后上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睡眠,晚上睡觉前洗个热水澡,睡眠时间保证7~8个小时。早睡早起,有条件的还可以午休一会儿。
计划工作
很多人准备放假一回去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会增加焦虑感。应该循序渐进,把当天要做的事情仔细考虑一遍,提前做出各种计划。上班前几天,尽量安排一些计划性、交流性的工作,有一个缓冲调整的时期。
在感到疲劳的时候,可以站起来泡杯茶或冲杯咖啡提提神,适当地离开办公桌活动,站在窗前看看远方或伸伸懒腰,深呼吸几下。同时也可以做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假期已经结束,静心思考一下未来的工作安排,把心态调整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尽快收心
假期的酒局应酬太多了,节后最好停止各种应酬,缓和亢奋的神经。与同事朋友交流自己的感受,寻求共鸣,工作强度要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学会正确面对节后综合征,及时调适心理、减轻负担才是关键。
运动调整状态
春节期间,运动减少,会让人变得“懒懒的”。节后要逐渐地恢复运动,能够加强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强胃肠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过大家切不可急于求成,可以选择慢跑、快走等运动方式,逐步恢复精神。
饮食清淡,多喝汤粥
春节期间少不了各种大鱼大肉的聚餐,这些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会使肠胃负荷加重,出现异常的饱胀感、食欲减退,严重的甚至伴有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症状。因此,节后一定要让自己的肠胃好好休息一下。
多喝粥和汤水这些清淡的食物,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食物、饮料和酒对肝脏的危害。总而言之,进食原则宜软、温、暖、素、鲜,避免过冷、过硬、过糙、过辛辣的食物。喝点红茶或绿茶来解腻也很有效哦。
节后综合症的不适症状,基本上在短时间内会通过自我调节自行消失。但长期的心理不适容易引起生理上的疾病,如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而生理不适也会引起情绪的低落,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心理不适比较严重,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能改善,且持续两周以上的,就有必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避免给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参考资料: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节后综合症,百度百科,访问于2020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