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以长期主义深耕养老金融 助力健康长久好生活 ——专访友邦人寿江苏分公司总经理杨东强

2025-02-13 dot 阅读时间5分钟

长寿时代,养老相关话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放开,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也从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同步扩大到全国。

时间回溯至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即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完善“一老一幼”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与之呼应,作为外资险企代表,友邦人寿近年来积极布局养老领域,尤其是在个人养老金领域取得瞩目业绩,为推动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友邦之力。伴随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放开,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以下简称“友邦江苏”)积极支持、深入参与,为老百姓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加码助力,努力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江苏地区全面实施。近日,《新华日报》专访了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总经理杨东强。在对话中,我们且听友邦江苏如何通过长期主义和创新实践,满足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江苏保险市场高质量发展。

买个养 找友邦 解锁养老新“享”法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逐步落地和深入实施,国内养老保障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为保险业发展带来了第三次浪潮。个人养老金逐渐成为我国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补充。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行面临市场认知不足、个人实际参与率低、缴费金额远未达上限等挑战。

据2023年相关部门数据显示,个人养老金账户缴存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22%,人均缴存金额仅约2000元,远远低于个人养老金账户1.2万元的缴存上限。虽然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突破7000万户,但仍然存在投入端参与者多,参加者少;产出端产品繁多,获利者少的现象和问题。

对此,杨东强表示,自国家开展个人养老金税优政策试点以来,“开户热、缴存冷”的问题备受关注。友邦人寿对此的解决之道是,举全公司之力投入这一市场的开拓中,全体友邦内、外勤员工都以极大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做好政策的宣传员,不仅宣传好的政策,也要提供对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友邦人寿也因此成为保险行业中推广个人养老金业务成效最为显著的主体之一。同时,友邦人寿利用在养老险上的丰富经验,快速推出专属税优产品。在2023年4月即发布可享受节税政策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以稳健增值的资金收益和灵活丰富的保险保障,积极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助力中国家庭“自在享老畅享乐龄生活”。经过1年多时间的个人养老金政策推广,截至2024年12月,友邦人寿个人养老金客户近22万,个人养老金新单总保费突破25亿,平均每天服务343位客户,累计服务企业超20000家。而到2024年12月底,友邦人寿个人养老金客户的预期累计生存利益近625.8亿元。平均税率按20%预估,预期累计节税金额约73.7亿元。

在江苏首批试点城市苏州,截至2024年11月底,友邦江苏已为近1.8万名苏州市民提供个人养老金保障,累计总保额超21.43亿元,获得市场广泛认可。近期,“友邦优享未来两全保险”在主流媒体主办的“2024江苏金融名片”评选中,荣膺“最受苏州市民欢迎个人养老金产品”。“通过一对一专业及时的触达服务,友邦建立起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不断吸引客户周围群体,使个人养老金政策能够覆盖更广泛的人群。” 杨总表示,“在积极推出相关产品的同时,友邦的高素质营销员队伍,能够精准洞察不同客群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凭借专业化、顾问式的营销模式,从需求剖析、资金预估,再到保障配置等各个维度进行全盘考量,从而为客户打造个性化的养老规划方案。”

“接下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江苏的全面落实,必将释放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养老保障水平。” 杨总表示,“个人养老金是保险企业链接客户的‘新触点’,由此出发,帮助客户主动规划养老,建立全面、综合的养老解决方案。友邦人寿将个人养老金的推动置于自身整体的养老战略之中,与其‘轻资产+重服务’的‘养老生态圈’有机融合,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友邦人寿始终站在行业前沿,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深度投身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洞察江苏地区客户养老需求,我们有信心成为推动江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助力广大客户自在享老‘友’陪伴,增强老百姓退休后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养老金融 用长期主义 引领创新发展

作为首个将寿险营销员制度引入中国内地的保险公司,友邦人寿始终高度重视在营销员培养上的投入,并致力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为卓越营销员搭建多元发展平台,帮助营销员成长为专业、可信赖,能够陪伴客户一生的“健康及财富管理伙伴”。

记者了解到,以“险企应成为养老第三支柱的支柱”为定位,友邦人寿积极布局养老领域,建设 “资金与保障储备+养老生态圈”双层结构,前者为养老生活提供资金保障,后者通过整合市场上各种优质养老资源满足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与业内自建养老社区的‘重资产’模式不同,友邦的养老生态圈把更多资源投入到服务团队建设、系统搭建、体系建立中,有效整合养老产业上下游资源,更具弹性,有利于满足客户普适性、多样化养老需求。”杨东强介绍道,友邦人寿通过对“第三支柱养老”创新模式的长期探索与构建,不断助力客户实现“自在养老友陪伴”。

另外,养老的长期性与友邦秉持的“长期主义”天然契合,践行“长期主义”必不可少的耐心和信心,也必然会成为友邦人寿在养老领域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助力。杨总对此侃侃而谈:“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在养老产品设计、长期资金管理、养老产业融合上具有独特优势。发展养老金融保险,不仅对于加强个人养老保障非常重要,更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友邦人寿积极响应‘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的政策号召,进一步加大养老市场投入,贴近市场及客户需求,深化养老领域布局,持续优化养老产品与康养服务,以高质量养老金融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关注普惠金融 优化金融服务 践行险企责任

在2024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启动主题为“普聚金融服务,惠及千企万户”的首届“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活动期间,友邦江苏积极开展“普惠金融”专题宣传工作,将普惠金融的理念宣传渗透进公司各处,让公司全体员工和来访公众全方位感受“普惠金融推进月”的活动氛围。同时加深员工和保险营销员对行动的认识,促使公司所有人成为义务宣传员,有效宣传保险的功能作用,传递保险正能量。杨东强向我们介绍,“友邦江苏内部宣教工作覆盖近3000名营销员伙伴,同时结合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家庭养老财务规划等金融服务需求,我们也在积极开展‘保险五进入’活动,将金融服务‘零距离’、‘接地气’地送到市民身边。”

推进普惠金融、增进民生福祉,是金融机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记者发现,为满足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保险保障需求,友邦持续建立高效、精准、适配的银保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同时探索推行民营企业保险服务专员制度,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顾问式保险服务,助力民营企业更好发展。截至2024年4季度,友邦江苏开展常态化团险保障与服务的线下活动,包括“员工福利说明会”、“健康服务介绍”、“个人养老金政策解析”、“健康服务介绍”、“员工自选加保”等不同类型活动近3,400场次,参与企业员工数近30,000人。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 在政府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对此,杨东强表示,“友邦人寿也在积极探索具备普惠性质的保险产品体系建设,设计覆盖不同客户群体的包容性普惠保险产品体系,涵盖老年人口、学生儿童、女性、‘次标体’ 客群等,针对性提供大病保险、意外及医疗险等产品。其中《友邦守护长青意外保险产品计划》就以投保年龄广,保费低、保障全为特点,从资金保障和健康资源两个维度提供了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全流程保障。”

而过去“次标体”客群往往只能通过增加保费、除外责任承保等方式,在有限范围内选择保险保障产品,友邦人寿对此突破性推出的“如意悠享”系列重大疾病保险,在包括重度疾病、全残、身故保险金等核心保障的基础上,同时覆盖结节和三高人群非常关心的3种轻度疾病,帮助次标人群“病向浅中医”,可以实现更周全的健康风险保障覆盖。

结语

友邦江苏在杨东强总经理的带领下,正积极应对长寿时代带来的养老挑战与金融发展机遇,深度践行“长期主义”理念,在金融服务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从投身个人养老金建设,到培养专业的养老规划领域人才;从创新养老模式,到大力践行普惠金融责任,友邦江苏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其通过切实行动,不仅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更为江苏保险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活力。未来,友邦江苏将继续以专业、诚信与爱,助力更多人实现健康长久好生活,携手友邦保险,向美好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