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经过】
近日, X奶奶接到一通自称是“保险公司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准确报出她的姓名,并称她名下一份保险即将到期,如果不打算续保,需要立即通过“线上操作”取消,否则将自动扣款。
X奶奶听后按对方要求开启了屏幕共享,银行卡密码、面部识别信息全都被对方套取,后她猛然警觉被诈骗,为了中断对方操作,X奶奶果断拔卡断网,因此并未造成经济损失。
【诈骗套路】
1. 信息泄露是起点: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信息,如姓名、电话、甚至曾购买的保险产品,以增强可信度。
2. 制造恐慌是手段:以“扣费”、“影响征信”、“保单失效”等为由,利用人们对资金损失和信用风险的担忧,在慌乱中失去冷静判断。
3. 屏幕共享是陷阱:以“指导操作”为名,引导受害人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类App并要求共享屏幕。
4. 最终目标是转账: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或诱导其进行转账操作,从而实现资金盗取。
【风险提示】
保险公司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客户共享屏幕、提供银行卡密码。任何涉及账户操作,都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并且注意:
1. 不轻信陌生来电:任何自称保险公司、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的来电,只要涉及费用、转账等财务操作,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2. 拒绝屏幕共享:拒绝下载任何对方推荐的所谓“远程协助”、“屏幕共享”软件,绝对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该功能会泄露您的一切操作和提示信息,一旦开启,则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3. 了解保单内容:主动了解自己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生效时间、缴费方式等,主动通过官方客服热线、官方APP或客户服务中心进行核实。
4. 及时报警求助:一旦发现可能被骗,立即挂失银行卡、冻结账户,并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求助。
保险是保障,真正需要防范的是那些披着“保险”外衣的诈骗分子。让我们一起增强防范意识,共同守护好 “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