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让犯罪分子无计可施

案例:

出租车司机王某向当地金融机构反映,自己未在银行卡上做任何交易,却收到被转出 1 万元的资金划账信息。经查询后发现,王某账户分别通过微信红包形式转出 200 元、支付宝账户转出 1 万元。

经查,王某的出租车曾多次被同一人租用,租用人曾以手机没电为由,借用王某手机,趁其不备窃取了王某的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将王某银行卡上的 200 元以红包形式发送给自己。

后续租用人又利用王某手机及个人信息注册了支付宝账户,将银行卡绑定至该支付宝账户并转走王某银行卡内 1 万元

 

分析:

本案例中,王某被非法盗用个人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并被划走个人财产。

金融消费者应提高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意识,防止信息泄露。养成身份证与银行卡分开存放、使用手机时设置锁屏密码的习惯,一旦发生钱款被盗刷等资金损失情形,应及时与银行联系进行止付,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小贴士:

金融消费者应提高对个人金融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养成良好的金融消费习惯,不随意向他人透露、提供自己的重要信息,不向他人出借身份证件、银行卡、金融账户或者其他附载有重要信息的物品,发现个人金融信息被盗用或者泄露时,要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避免遭受人身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