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S女士2012年在保险公司投保了重大疾病保险,保险金额30万,交费20年。2021年3月,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投诉保险销售人员未讲解清楚保单条款,要求全额退保。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经了解,投保时销售人员已详细介绍了保险责任,S女士在接受保险公司回访时,也表示清晰了解保险责任。在了解到以上情况后,工作人员与S女士进行了深入沟通,从保险保障角度进行了耐心的讲解,提示客户中途退保会有一定的损失,也将失去了这份保险保障,请客户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谨慎考虑是否保留这份保险,并再次为S女士详细讲解保险责任。
S女士终于表示,自己也想保留保险,但因为疫情的影响,自己经营的五金店出现资金困难,暂时无法缴纳保费,从网上看到关于“全额退保”的视频,才拨打电话投诉。S女士被工作人员的专业和耐心所打动,经过认真考虑后,决定继续保留这份保险,暂缓缴费。后来客户有一笔款项顺利回款,于宽限期最后两天缴纳保费。
2021年11月,S女士体检时被检查出甲状腺癌,生意刚刚有起色,家庭又被笼罩在疾病的阴影中。S女士及家人情绪都非常低落,辗转于医院及经营的店铺,心力交瘁。S女士想到了在保险公司投保的重疾险,立即申请理赔,30万理赔款快速到账,大大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S女士非常庆幸自己之前没有坚持退保,在风险来临时,保险为自己的家庭撑起了保护伞。
S女士具有一定的保险意识,但当经济困难或者有其他不同的声音时,保险意识又变弱了,但也庆幸她尚有理智,在沟通劝解后,没有被网络上的各种声音干扰,保留了保险保障。
当疾病来临,没有因为经济问题而耽误治疗,为自己的家庭留有一份安全感。
分析:
1.近几年,各种“全额退保”的说法甚嚣尘上,保险消费者一定要保护自身信息安全,不能轻信虚假宣传,一旦退保,原本享有的保障也会随之消失,在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风险,会给消费者及其家庭带来一定的不安全感。
2. 保险重保障,避免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考虑退保行为。保险退保有经济损失,能退多少取决于现金价值。
3.保险不是想买就能买,中途退保后,若以后仍有保障需求,在重新投保时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保险产品对投保人的年龄、职业、身体状况等都会有一定要求,若不符合投保条件,保险公司将拒绝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