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某日,客户庄某到银行营业网点,神色紧张,脚步匆忙,语气慌急,说卡里的钱从下午2点就一直被扣,已经扣了近20万,经工作人员仔细询问,原来是有人在短短10分钟内发给庄某8条银行卡支出短信通知,催促点击链接查看是否本人消费。
短信落款虽为兴业银行,但与平时的短信通知不是同一个号码。庄某不太会用智能机,不敢乱点,所以来银行寻求帮助。
工作人员先安抚客户情绪,在自助机具查询余额,与庄某核对,发现余额并未减少,还好是虚惊一场。
分析:
该客户可能在某些网站曾输入个人信息、快递单号丢弃时未及时撕毁或社交平台等平台不经意间泄露了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非法倒卖,不法分子设置“钓鱼链接”诱导客户点击链接输入银行卡号查询等,借机盗取客户银行账户里的资金。
小贴士:
在此提示消费者注意:
1. 请广大消费者不出租、出借本人银行卡及不轻易相信网络及短信链接,保卫好自己的资金安全。
2. 做到不轻信不明身份的机构或个人,对于主动找上门“好事”要小心谨慎,不要盲目地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应多方核实认真考虑后再行动。
3. 对于网上申请信用卡或银行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官方机构获取信息,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代理中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