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花钱能解除?警惕!

何某(10岁)迷上了手机游戏,因为“未成年防沉迷系统”的设置,只能周五至周日每天玩一小时游戏,超过时间就会被强制退出。

 

小何为了延长游戏时间,在网上搜寻解除方法,后通过某APP找到了一名自称可以解除防沉迷系统的人。添加为好友后,对方称只需22元就可解除防沉迷模式,小何立即支付。骗子又提出需要用家长手机认证激活,以此诱导小何登陆父母微信账号。

 

小何急于解除防沉迷模式,完全按照对方指令进行操作,先后多次使用父母微信扫描骗子提供的二维码,通过微信支付等方式转账4万余元。在多次转账后,对方又以“未充值成功需要重新认证”、“账号特殊”等理由要求其继续转账。小何意识到被骗,立即告诉了父母。

 

为了增加玩游戏的时间,小何踏进了骗子的圈套,那骗子是怎样选中小何的呢?

 

第一步:广泛撒网,愿者上钩
骗子在社交平台广泛发布虚假广告,谎称可以破除防沉迷系统限制。当未成年人玩游戏超过一小时被强制下线后,便开始在网络上搜寻各种破解方法,最终通过虚假广告上的联系方式添加骗子的微信或QQ。


第二步:诱骗消费,花式转账
当未成年人联系骗子后,骗子首先告知其只需转账少量金额就能解开防沉迷限制。未成年人心动并付费后,骗子又以“需要激活”、“账号特殊”等理由要求其继续转账。


第三步:多次转账,骗子消失
待未成年人多次转账后,“未成年防沉迷系统”还是未解开,未成年人有所警觉或骗子认为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时,便消失不见。

 

对于广大未成年人

1、应该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在学习之余,多进行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休闲活动。

2、所有声称可以解除防沉迷系统的都是诈骗,不要相信。

3、不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以免给骗子可乘之机。

4、不要轻易相信网络游戏中的中奖信息或道具免费赠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对于广大家长

1、应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及金钱意识教育,让孩子明白不要轻易与陌生人进行钱款交易,避免孩子落入骗子圈套。

2、不要随意将手机拿给孩子玩耍,不要将支付密码告知孩子,更不要随意开通网络免密支付快捷方式。
3、若孩子切实有账户充值、装备购买等需求,在家人同意并认为合理的情况下,通过正规渠道由家人代为操作,切勿让孩子自行操作。

 

面对不容乐观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以及未成年人普遍接触网络较早较频繁的情况,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也应当提高对防诈反诈的认识,从而保障个人财产安全,避免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