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近期打开家中信箱发现保险公司寄发的保单复效提醒通知书,其购买的两份保单即将失效。因常年在外做生意,未留意家中信件,而手机号码变更多年,导致未收到保险公司的其它服务提醒。李先生联系保险公司后得知保单即将超过两年复效期,若超过保单复效期,保单将无法申请恢复合同效力,客户丧失其保单保障。后续通过双方积极跟进处理,李先生的保单顺利完成了复效和变更个人信息,客户的保单权益得以保障。
案例分析
近几年,随着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为维护金融秩序,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资料保存行为,同时提高客户的服务质量,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人身客户信息真实性暂行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客户信息真实性管理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人身客户信息真实性暂行管理办法》第六条提出在办理承保、保全等业务时,认真审核客户信息,保证客户信息的真实、完整;对于客户信息存在缺失的,应要求客户补充更正,补充更正完成前不能核保或保全通过。《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提出金融机构与客户业务存续期间,应审核本机构保存的客户身份信息,及时更新或者补充客户身份证明文件;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已过有效期,金融机构在履行必要的告知程序后,客户未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未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当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
划重点:
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要素有: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件种类、号码,及有效期限。
小贴士
为保障保险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应及时更新个人信息,主动联系保险公司按操作指引进行变更。正确的客户信息是保险公司联络客户的桥梁,是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的关键,信息不完整将直接影响到各项保单服务的使用,及时更新、完善个人有效信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