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医保卡借出去,会影响自己购买保险吗?

案例:

张女士2022年3月在保险公司为自己投保寿险及百万医疗产品,提交投保申请后,保险公司排查发现被保险人投保前有住院记录,要求被保险人提供住院病历。

张女士通过销售人员反映自己没有生过病,就是医保卡借给她姐姐用过。

 

分析:

医保卡外借,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都知道,医保卡上有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照片、社保编号等重要信息,换句话说,医保卡相当于我们的另外一个“身份证”,如果借给别人使用了,就算不是自己本人,那么相应的使用记录,也依旧会记录在个人名下。

1、医保卡外借属于违法行为

医保卡账户,一般分别两部分:一部分进入医保统筹账户,由医保基金统一调配;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属于个人,可用于在药店买药或支付门诊费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责令退回;属于参保人员的,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理外,还应当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所以,如果将医保卡外借给他人就医,用统筹账户的钱支付,则性质相当于骗保,属于违法行为。

2、影响商业保险的核保和理赔

保险公司规定,个人购买商业保险前需进行健康告知,同时可能采用第三方医疗数据排查等方式查询就医记录。使用医保卡就医,都会认为是本人的行为。如果医疗记录是慢性疾病或严重疾病等,不能通过体检方式“自证清白”,保险公司可能会拒保。同时医保卡外借是不诚信行为,保险公司审核时也会考虑道德风险。医保卡的就诊记录是保险公司理赔的重要凭证。

保险公司在收到客户的理赔申请后,一般会调查客户的门诊及住院记录。如果将医保卡外借他人,刚好他人患有影响保单承保的既往病史的话,那么保险公司就会判定为“带病投保”,或者“未如实告知”,从而影响理赔结论。

 

小贴士:

1.医保卡切勿借给他人使用。投保人多因难以证明医保卡为出借,导致无法获得承保或理赔。即使能证明非本人就诊,也可能因骗取医保基金被保险公司举报,受到相应处罚,得不偿失。

2.如果本人医保卡有就医记录,建议投保时一定如实告知就医情况,并提供相关就诊材料、证明材料等,保险公司会结合资料收集情况正常评估风险,经保险公司审核后,符合投保条件的,还是可以继续投保的。如果只是用个人账户金额来买药,不属于医保卡借用,依据保险告知规则无须向保险公司告知。

3.如果保单已承保,则建议尽快前往保险公司做补充告知,由保险公司重新审核,以免自己白白交了多年保费,但患病时却无法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