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A:最近突然很多好友申请,是不是因为我在社交媒体发布的Vlog走红了呀?
B:接受好友申请前请三思,切莫疏忽大意成为“ 虚假身份”攻击的受害者。
案例介绍:
小李酷爱网上冲浪,经常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发布许多关于生活、工作等Vlog,视频中关于一些涉及隐私的数据,也毫不遮掩,并且很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来建立新的人脉。最近小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工作日常记录的Vlog,随后在社交媒体上接受到一个新的好友申请,自称为小李的粉丝,向小李表达了对其生活状态的喜爱,获得小李的信任。
其实该“粉丝”通过盗取小李社交媒体中发布的照片、视频等,用另一账号假扮小李身份,骗取他人信任,从而达到某些非法目的。
风险提示:
在使用社交媒体建立人脉时,请务必铭记以下几点原则:
• 不要盲目地接受好友申请。
• 不要以为对方的身份与所声称的一致。
• 不要用社交媒体发送敏感信息。
• 在收到好友申请时,务必多个心眼。
• 在透露分享敏感信息时,务必进行马赛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