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打破刚兑”后如何理性投资?

案例

刘先生从2018年就开始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2021年,他在理财经理的介绍下购买了一款风险等级为R2的产品,刚开始几个月有几千块钱的盈收,逐渐盈收开始波动起伏,后期甚至本金也有所亏损。他立马联系了理财经理,经理给他的回复是:“合同里有明确,这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看到这里也许部分消费者会奇怪,投资本身就有风险,为什么以后大家遇到理财产品亏损时大家反应会如此激烈呢?实际上是部分金融消费者受了前期“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以及“刚性兑付”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现在的理财产品即便不是稳赚不赔,也起码会保本。

 

案例分析

什么是“刚性兑付”?刚性兑付是指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通过发行新产品兜底处理,刚性兑付是信托业员工不成文的规定。通俗来讲,就是资产管理产品会在发行之前向投资者承诺预期收益率,在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到期之后,无论投资运行情况盈利还是亏损,发行该产品的运营机构都必须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及投资收益。表面上看投资者享受了稳定收益,但其实风险并没有被消灭,只是暂时隐藏或者转移给了给运营机构,并且投资者也无法意识到真实的投资风险,长期如此市场就会受到冲击,小风险会积累成大风险,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什么是打破刚性兑付?各产品运营机构不再以刚性兑付作为对外宣传,招揽投资者投资;而投资者在投资时的盈利亏损,都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小贴士

打破刚兑后,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风险回归至投资人本身,如何理性投资呢?

1.客观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应正确认识到收益越高的产品对应的风险越高,投资理财产品时,要客观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

2.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不轻信所谓的“内幕消息”而不深入研究,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对于某项新行业、新业务需进行分析研究后再进行决策。

3.详细阅读各项条款。在投资前,除了要了解产品的收益情况,还需要详细阅读平台的合同,例如风险提示、资产介绍等内容,投资人需要合理审慎评估风险对自己可能带来的后果。

4.保持良好的心态。投资市场的变幻莫测,理性的投资者需要有着强大的心理素质,不要盲目乐观或者悲观,影响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