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李女士驾驶自己的爱车行驶在高速路上,期间收到一条短信提示“【ETC通知】您的ETC已经失效,为避免影响您的高速通行,请点击链接http://www.*****.com****激活”,于是李女士点击链接并输入借记卡卡号、支付密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将绑定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短信验证码输入链接,提交链接后屏幕一直处于加载状态。不过一会,李女士借记卡连续发生消费动账,经李女士致电银行客服紧急冻结后方停止,但李女士已经损失将近2万元。
案例分析
随着电信诈骗手段的隐蔽性逐渐提高,不法分子利用短信盗取客户资金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但归根到底,不法分子都是通过包装短信内容,嵌入病毒或诱导消费者泄露个人信息,客户点击后手机就会中毒或者被诱导输入个人信息,随之很多重要的个人信息就会被泄露,最后就是不发分子利用这些短信盗取客户资金。
小贴士
1.陌生短信坚决不予理会。诈骗短信较于正规短信从来源号码方面有着更复杂的结构,正规短信一般为客服热线号码,且即便有链接内容,正规短信多为官方网站地址,而诈骗短信更多出现陌生网址及不规则字符,消费者应注意辨别。
2.不要轻易转发或输入验证码。银行、支付机构一般需要通过短信验证码确认客户本人操作后,方能进行账户资金支出,金融消费者守护好短信验证码也是保障资金安全的关键。
3.遇到账户资金被盗应马上冻结账户。金融消费者发现资金异常应立即联系发卡行进行账户封锁,第一时间阻止资金被盗,并及时报警寻求警方帮助,以最大限度保障资金安全。